3月15日,由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主辦的涉外法治基地建設推進大會在京舉行。我校校長范九利、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超漢教授受邀參會。
范九利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果。他強調,推動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需要重點解決協同單位參與人才培養驅動力不足的問題。應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合作交流渠道,鼓勵高校與國際組織、涉外法律服務機構等建立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機制。通過搭建多元化實習與實踐平臺,提升法學人才解決涉外法律事務的能力。要設立專項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經費,重點用于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的引育、重點課題研究、國際法學術交流等方面,助力高校培養既具備扎實法律專業素養,又精通國際規則的復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在“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模式與經驗分享”專題研討環節中,張超漢圍繞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的優化路徑、實務導師選聘、實訓與就業等問題作發言。
范九利一行赴香港仲裁中心北京代表處進行調研,就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機制建立、實踐課程設置、實習實訓等具體內容進行了充分交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司法部等單位及全國51家國家級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建設單位負責人、立格聯盟高校負責人出席會議。
(供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張超漢 審核: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