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歐亞經濟論壇在千年古都西安盛大開幕,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再次成為聯通歐亞的合作之橋。來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西班牙、英國、印度尼西亞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工商界領袖、知名學者及國際組織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產能合作、規則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創新、協同治理等五大主題板塊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共同探尋在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大會不僅展示了多邊合作的廣闊前景,也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政策與規則對接提供了務實舉措。我校校長范九利一行應邀出席論壇開幕式暨全體大會,并參加“一帶一路”商事法律服務分會,就跨境商事法律合作、域外法律查明與爭端解決機制建設等議題展開交流,積極為服務“一帶一路”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學術智慧和教育力量。
分會以“深化互聯互通共筑法治絲路”為主題,深入探討“一帶一路”法律服務新機遇,為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注入法治動能。其中,主旨演講環節由我校王瀚教授主持,著名國際法專家資深外交官黃惠康、韓國法制研究院院長YeongSoo HAN(韓英洙)、吉爾吉斯共和國工商會主席TemirSariev(捷米爾·薩里耶夫)、意大利威尼斯仲裁院主任Maurizio DiRocco(毛里齊奧·迪羅科)、我校國際法學院院長劉亞軍、國家安全學院(反恐怖主義法學院)院長舒洪水、西北政法大學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超漢教授等特邀嘉賓與眾多高校學者、專家、法律工作者,圍繞“一帶一路”法律服務的機遇與挑戰等問題,深入交流討論,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操作性較強的觀點和建議。
分會立足“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緊扣國際經貿往來中的現實需求和法律挑戰,設置開幕式、主旨演講、圓桌對話、合作簽約等多個環節,既有前沿理論的深度闡釋,又有實踐經驗的案例分享。與會嘉賓圍繞跨境貿易中的法律熱點問題展開探討,從合同履行、投資保護、知識產權到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多個維度進行交流,同時聚焦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的創新發展,深入研討仲裁、調解、訴訟等多元化解方式的銜接與合作路徑。分會的舉辦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搭建起一個高層次、制度化、常態化的法律交流與合作平臺,推動各方在法治層面增進互信,促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與實踐互鑒,為營造更加穩定、公正、透明的國際營商環境貢獻智慧與力量。
合作簽約環節,我校與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國立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法律人才聯合培養、涉外法治研究、學術資源共享和案例數據庫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推動中亞地區法律合作和“一帶一路”法治保障體系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已經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