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以“深化法治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第七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法治合作高端論壇在甘肅敦煌召開。來自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和司法實務部門的專家學者齊聚敦煌,共同探討涉外法治建設與國際法治合作新路徑。我校副校長孫昊亮,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超漢教授應邀參加論壇。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孫昊亮重點介紹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與經驗,圍繞課程體系建設、國際交流平臺搭建、實踐教學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入闡述,就如何培養既懂中國法律又熟悉國際規則的復合型涉外法治人才提出創新見解。他表示,我校始終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課程教學+實踐訓練+國際交流”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既精通中國法律制度、又熟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治理的高素質涉外法治人才。
張超漢教授在“國家級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專題論壇”環節擔任主持人,同時以“西北政法大學以實踐為導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特色與創新”為題發言,并對本環節專題論壇做總結發言,表示我校將繼續發揮學科和平臺優勢,積極推進涉外法治交流合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來自中國法學會、中國國際法學會、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處、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共甘肅省委政法委員會等相關實務部門,俄羅斯、白俄羅斯等九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政法高校立格聯盟十所成員高校與國家級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院校代表等70多家單位的近150名專家、學者、律師、學生等參加了本次論壇。
(供稿:國際法學院(國際仲裁學院) 撰稿:張超漢 審核: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