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二十屆西部法治論壇暨法治寧夏論壇在銀川舉行。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振江出席論壇并講話,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朱天舒致辭。我校副校長張榮剛一行受邀參加論壇。 本屆論壇共征集論文3414篇,評選一等獎13篇,二等獎26篇,三等獎39篇,優秀獎65篇。我校教師有3篇論文獲獎,分別是:刑事法學院李錕撰寫的《論在線訴訟證據調查的空間、對象和方法》獲三等獎;民商法學院常鑫、潘沁瑤撰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于金融投資顧問的法律規制》獲優秀獎;行政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許聰撰寫的《經驗與邏輯:中國共產黨如何保障平等權利——以黨的歷屆代表大會重要文獻為線索》獲優秀獎。 西部法治論壇創辦于2006年,是中國法學會指導的七大區域法治論壇之一,是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的重要學術平臺,由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3個省級法學會共同主辦、輪流承辦。 (供稿: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 撰稿:李錕 審核:王瑩瑩)
9月10日,副校長張榮剛在長安校區會見德國奧格斯堡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托馬斯?默勒斯教授、電子競技法研究中心主任馬丁?馬蒂斯教授,荷蘭拉德邦德大學法學院私法教席教授安德烈?揚森教授。國際法學院(國際仲裁學院)、民商法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等單位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參加會談。 張榮剛向外賓致以誠摯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發展概況、辦學特色及國際交流成果。他表示,中國與德國、荷蘭同屬大陸法系國家,這一背景為雙方開展合作互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希望能與德荷高等學府攜手,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現有交流合作,持續完善學校復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機制,打造包括“‘德語+法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在內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及國際交流平臺。 托馬斯?默勒斯教授感謝學校的熱情接待。他介紹道,本次到訪的代表均高度重視并積極投身中德兩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交流合作,對中國懷有深厚感情。他表示,希望以此次訪問為契機,搭建合作橋梁,推動雙方開展務實多元的交流合作。 外賓到訪當日恰逢我國第41個教師節,我校“‘德語+法學’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學生代表特意為老師們獻上了鮮花與節日祝福。 座談后,托馬斯?默勒斯教授一行分別前往國際法學院(國際仲裁學院)和經濟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開展“歐盟去國際化與其他挑戰”“法律創新來源:歐盟數字合同法”“歐盟勞動法與社會保障”等三場法學專題講座,與我校師生圍繞中外法學熱點研究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取得積極交流成效。 (供稿: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撰稿:劉思涵 審核:陳夢琦)
Copyright © 2005 - 2018 NWUP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聞中心網宣部 版權所有 西北政法大學